k1体育
夏日奇遇记:宁波山林间感受生物多样性狂想曲华体会hth登录入口
发布:2022-07-10 12:05:07 浏览:

  春去夏来,温度攀升,草木葳蕤,北半球的生灵万物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夏季,地球上的生命赞歌也在此时迎来高潮。对科研人员而言,也到了一窥宁波市四明山区域生物多样性真实面貌的绝佳时期。

  宁波市海曙四明山区域森林覆盖率极高,是中华水韭、中国雨蛙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宝库”,海曙龙观乡更是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

  这片生态资源丰富、物种品类繁多的山林里,究竟藏着多少神奇生物?近日,笔者跟随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海曙分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和宁波市环科院的调查队员,深入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五龙潭生态友好景区,随队亲身体验哺乳动物、两栖爬行类等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探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

  此次行动共分植物、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两栖爬行类动物这四组调查组,运用了许多支撑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所使用的技术手段。除探访“林间精灵”外,大家更于深夜近距离体验了一回“美丽的危险”。

  野生动物,多活动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如何掌握区域内大中型哺乳动物的物种种类、种群数量,并展开科学调研?红外相机就成为了开展中大型哺乳动物调查的主要方式。当动物经过红外相机时,其体温会与环境温度造成温差,从而引起相机周围热量变化,传感器接收变化后产生脉冲信号,触发相机拍摄功能,将其行为记录下来。

  此次,哺乳动物调查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负责回收之前安装在五龙潭生态友好景区不同位置的4个红外相机,以收集相机所记录下的动物信息,以便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去年10月中旬,调查组就先后在海曙区的龙观、鄞江、章水和横街四个乡镇布设了超30台红外相机,其中五龙潭生态友好景区内设置了4台。在经历了半年多的等待后,终于迎来第一波收获的时刻。

  小分队跟着宁波市环科院科研人员胡田源的脚步,钻进了茂密竹林,寻找第一个红外相机。经过一段手脚并用的攀爬,胡田源手持GPS定位器,在一片区域内仔细搜寻,终于在一棵树前蹲了下来,树干上绑着一个与便携式收音机差不多大小的“小绿匣”,它正是本次寻找的目标之一。

  胡田源打开手机App开始查看这半年多来所记录的影像数据,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红外相机前的草长高了,挡住了视线,且这片区域常有人经过,人为干扰情况较为严重。”

  大家又驱车前往另两处更为隐蔽但也更难到达的红外相机布设点。在那里,大家终于发现了野生动物的身影:

  一只野鸡出现在镜头里,它头上带着冠羽,华体会hth登录入口颈部两侧有明显的白色块斑,头部呈现金属光泽的暗绿色,只见它机警的四处张望,又时不时的低头翻找食物。根据这些形态特征,胡田源确认这是一只雄性勺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也是海曙四明山区域首次在红外相机中记录到勺鸡。

  镜头中又出现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猪獾。猪獾体型粗壮,四肢粗短,吻鼻部突出似猪拱嘴。从视频中可以清楚看见,这只猪獾正在努力着用鼻子拱着地面上的落叶,寻找可以裹腹的食物。它拱地的样子像一只吃不饱的小猪,显得呆萌可爱。

  果子狸、小麂、鼬獾、华南兔、赤腹松鼠等哺乳动物的身影亦被这双敏锐而智慧的“数字眼睛”所记录下来。胡田源说,一台红外相机里的储存卡约32G,根据一张照片大小约8-10MB计算,可拍下3200余张照片及视频,然而除去一些空拍照片等,最终一台相机仅能提供10%-20%的有效数据。而正是这些珍贵而难得的数据,将为调查了解海曙本地哺乳动物种类、种群、分布区及栖息地受干扰等情况,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现状,及下一步开展生物保护工作提供宝贵依据。

  夜幕降临,华体会hth登录入口白天的喧嚣回归宁静,却是两栖爬行动物们行动活跃的时候。恰临近傍晚时一场阵雨而过,空气中依旧弥漫着些微潮湿的水汽,这令两栖爬行动物专家朱滨清等人兴奋不已:“上次你们来没看到蛇,这次天气热了,又刚下过雨环境潮湿,正是蛇喜欢出来的时候。”

  夜色笼罩下,朱滨清等几位生物专家背着包、拿着蛇钩、脖子上挂着相机带领前行,头上所佩戴的探照灯投射出束束强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大家有幸一睹四明山区域夜行生物的“庐山真面目”。

  潺潺流水不断,更兼蛙声连晓闹。灯光所及之处,除竹节虫、华溪蟹等动物外,道济角蟾、天目臭蛙、大绿臭蛙、中华蟾蜍等一众蛙类更是“夹道欢迎”,发出“叽叽呱呱”的叫声。蛙类似乎并不怕人,即使我们距其不过两三厘米,也不为所动,除非受到惊吓,它们才会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跃而起,跳入草丛或水中,留下一道弧线消失于视线之中。

  循着不同的叫声,朱滨清等专家们寻觅不同蛙类的踪迹。相较身子肥硕、满身疙瘩、颜值“堪忧”且呆头呆脑的中华蟾蜍,身材娇小、背部鲜绿且有着一双圆圆眼睛的大绿臭蛙则显得“眉清目秀”,就连叫声似乎也随了长相。

  黑夜中,“美丽的危险”也在蛰伏。途中,朱滨清跳上岩石、跃入水中,循着蛙鸣觅去,突然间,只见他在水中抓了几下,一条细短的黄色小蛇便赫然出现在他手中,学名叫做挂墩后棱蛇,无毒。

  大家正说话间,华体会hth登录入口探照灯扫过对面的岩石,岩壁上有一条“绿色的丝带”格外耀眼,定睛一看,竟是传说中的福建竹叶青。夜色下、灯光里,散发出盈盈的美丽绿光。

  朱滨清再次趟水过溪,手持蛇钩小心翼翼地向竹叶青走去。被朱滨清“拿捏”住了头部的竹叶青不服气地张口吐信,但也顺势让我们看清了它的尖利牙齿。再观其身,背面通身绿色,尾背及尾尖焦红色,然而因其自身的剧毒,成为自然世界里“美丽的危险”。拍完“肖像照”后,竹叶青扭动着身躯消失在草木间。

  调查期间,朱滨清和调查小组收获颇丰,颈棱蛇、赤练蛇皆有所寻获。比如颈棱蛇,虽为无毒蛇,但却在其认为遇到危险时,身体则开始“膨胀”起来,同时原本呈圆形的头部亦变成一般毒蛇才有的三角形。这一自卫方式倒有几分“虚张声势”之意,不愧其俗名为“伪蝮蛇”,颇为有趣。

  临近深夜,“夏日奇遇记”接近尾声,车灯照向返程的路,回望身后寂静的山林,属于生物们的夜晚才刚开始。(王薇 崔宁 陈凯)华体会hth登录入口